越南琵琶(國語字:Đàn tỳ bà,儒字:彈琵琶)是一種主要使用在越南音樂中的撥弦樂器。
主要為木質,梨形,有四根尼龍琴弦(以前是絲)。越南琵琶一般在演奏時為近垂直角度,彈奏的方法包括用左手的手指撥弄 (也用撥片) 琴弦來產生不同的音效。越南琵琶經常在皇室場合演奏,現在仍被用在順化皇宮的雅樂表演中。
越南琵琶的名稱來源自古漢語「琵琶」,其發音為漢越音「tỳ bà」。「Đàn」(彈)置於詞首,在越南語中表示「弦樂器」,越南語名詞會在前面表示該事物的類型作為詞頭,越南的其他傳統弦樂器的前半部分也同樣會加上「Đàn」字。
(文摘自: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6%8A%E5%8D%97%E7%90%B5%E7%90%B6&variant=zh-tw )
25 January 2009
23 January 2009
認識東亞 "琉特" 類樂器 (三) ~ 韓國琵琶
韓國本身並沒太多的彈撥琵琶類樂器, 只有少數的琴箏類樂器. 在古代, 曾經有過 "琉特" 類樂器, 都是從中國和日本引進來的, 然而, 這些樂器已然沒再演奏了.
19 January 2009
認識東亞 "琉特" 類樂器 (二) ~ 日本琵琶
日本琵琶 (Biwa) 基本上是從中國唐朝時傳入的, 在演奏和型式上保持著中國唐代的風格, 樣貌. 最大特色為彈奏時使用 "大撥" ,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裡所描繪的琵琶女所演奏的琵琶, 應像日本琵琶的樣式, 其中 "曲終收撥當心畫, 四弦一聲如裂帛" 更是直接描寫琵琶是用撥子演奏.
日本琵琶的七個流派(文摘自 http://ethnomusicology.myweb.hinet.net/course/anthro-voix/depth/pipa_japan.doc)
樂琵琶
在日本雅樂中使用,只用於樂句空檔中的節奏伴奏,沒有唱段。演奏方法為橫抱,琴弦需與地面平行。
樂琵琶
盲僧琵琶
韓國約於第七八世紀就有盲僧出現。前倉時代(大約西元1111年),日本幕府監利一個對於男性盲人保護制度,稱為「職屋敷」,此制度專位全國的男性盲人安排職業教育、工作機會和薪水,可是薪水的一部分必須上繳給政府,其中不乏技巧高超的演奏家,但是沒有去此機構的男性盲人的另一條路,就是出家,他們在廟裡學得技藝後,就到平常人家裡唸「荒神」(灶神),這種情形只限於九州地方,目前彈奏盲僧琵琶的盲僧越來越少,鄭老師預計在過20年就可能自然淘汰了。現在彈奏琵琶的僧人眼睛大多看的到,因此稱為「僧琵琶」。盲僧琵琶的形制和普通日本琵琶不太一樣,其面板出音孔形狀為左月右日(普通為2個弦月形狀)。演唱方式為邊彈邊唸。
盲僧琵琶
平家琵琶
此流派的內容主要講述平家和原是兩大家族爭權故事。有前奏,演唱時只唱不彈,老一輩演奏者多為盲人。
平家琵琶
薩摩琵琶
九州南部古稱薩摩,西元1574年左右,領主島津中良為宣揚武士道精神,提高國民道德,於是下令第31代總檢挍(職屋敷的最高領導,選任制度類似教宗遴選)創作多首薩摩琵琶曲,本專給武士演唱,明治後風行全國,演奏者多為男性。演奏方式為琵琶和人體成垂直狀。
薩摩琵琶
筑前琵琶
九洲北部古稱筑前,此流派是從薩摩琵琶發展出來的,大量運用三衛線指法,演奏者多為女性,可自彈自唱。演奏方式為直抱琵琶。
筑前琵琶
錦琵琶
從薩摩琵琶之下的錦心流發展出的小支系,加入許多新的彈奏手法,以女性演奏家居多
錦琵琶
明清琵琶 (中國琵琶)
明清時期的福建人移民至日本而發展,使用義甲彈奏(以上使用撥子撥奏)。
日本琵琶的七個流派(文摘自 http://ethnomusicology.myweb.hinet.net/course/anthro-voix/depth/pipa_japan.doc)
樂琵琶
在日本雅樂中使用,只用於樂句空檔中的節奏伴奏,沒有唱段。演奏方法為橫抱,琴弦需與地面平行。
樂琵琶
盲僧琵琶
韓國約於第七八世紀就有盲僧出現。前倉時代(大約西元1111年),日本幕府監利一個對於男性盲人保護制度,稱為「職屋敷」,此制度專位全國的男性盲人安排職業教育、工作機會和薪水,可是薪水的一部分必須上繳給政府,其中不乏技巧高超的演奏家,但是沒有去此機構的男性盲人的另一條路,就是出家,他們在廟裡學得技藝後,就到平常人家裡唸「荒神」(灶神),這種情形只限於九州地方,目前彈奏盲僧琵琶的盲僧越來越少,鄭老師預計在過20年就可能自然淘汰了。現在彈奏琵琶的僧人眼睛大多看的到,因此稱為「僧琵琶」。盲僧琵琶的形制和普通日本琵琶不太一樣,其面板出音孔形狀為左月右日(普通為2個弦月形狀)。演唱方式為邊彈邊唸。
盲僧琵琶
平家琵琶
此流派的內容主要講述平家和原是兩大家族爭權故事。有前奏,演唱時只唱不彈,老一輩演奏者多為盲人。
平家琵琶
薩摩琵琶
九州南部古稱薩摩,西元1574年左右,領主島津中良為宣揚武士道精神,提高國民道德,於是下令第31代總檢挍(職屋敷的最高領導,選任制度類似教宗遴選)創作多首薩摩琵琶曲,本專給武士演唱,明治後風行全國,演奏者多為男性。演奏方式為琵琶和人體成垂直狀。
薩摩琵琶
筑前琵琶
九洲北部古稱筑前,此流派是從薩摩琵琶發展出來的,大量運用三衛線指法,演奏者多為女性,可自彈自唱。演奏方式為直抱琵琶。
筑前琵琶
錦琵琶
從薩摩琵琶之下的錦心流發展出的小支系,加入許多新的彈奏手法,以女性演奏家居多
錦琵琶
明清琵琶 (中國琵琶)
明清時期的福建人移民至日本而發展,使用義甲彈奏(以上使用撥子撥奏)。
16 January 2009
認識東亞 "琉特" 類樂器 (一) ~ 中國琵琶
琵琶,中國傳統彈撥樂器,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琵琶」這個名稱來自所謂「推手為枇,引手為杷」(最基本的彈撥技巧)所以名為「枇杷」(琵琶)。
南琵琶南派以及日本的樂派所用,保留隋唐時期當時的經典形制。
南管琵琶演奏
北琵琶現時常見的琵琶,有四根弦,名稱為子絃、中絃、老弦、纏弦。空弦定音為ADEA,1、2弦之間和3、4弦之間為四度音程,2、3弦之間為二度音程,其和聲非常有中國的特色。琵琶的手柄上共有六個相、二十四個品,除了最高音的一個品之外,其餘相、品均按「十二平均律」的半音排列。
中國琵琶演奏
中國琵琶在造型上最為明顯分別為 "南管琵琶" 和 "琵琶" (為一般常見中國琵琶), 然而目前基本上在大陸泉州和台灣才比較有機會觀賞到 "南管琵琶" , 目前東南亞一帶應該只有新加坡還有人在演奏 "南管琵琶" .
"琵琶" (一般常見中國琵琶) 雖然在清朝到民初還有流派的出現, 但主要還是在藝術表現上的一些差異, 而造型上和演奏的技術上一般都沒太大的差異. 主要的還是出現在 "上出輪" 和 "下出輪" 的不同 ; 根據我所知, 好像以前北派是用 "上出輪" 南派是用 "下出輪", 後來北派琵琶勢弱後, 南派琵琶再出現了好幾派, 主要有 "無鍚派" "青城派" "平湖派" "浦東派" "崇明派" 和最近的 "汪派" 等...... 現在都沒有所謂的派別了.
所謂的 "派別" 最主要是出現在藝術表現和傳譜上的不同, 也就是不同的派別有他特有的曲目而已.
13 January 2009
認識指揮 ~ 溫以仁
溫以仁 ~ 台灣國家國樂團(National Chinese Orchestra, Taiwan)音樂總監
出生於台北, 先後畢業於維也納市立音樂院及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並取得指揮家文憑。溫以仁為台灣年輕一輩指揮家中少數同時具有國際與國內舞台演出實力者,對於台灣作曲家新作品首演也積極參與,如作曲家劉學軒管絃組曲陳慧坤之畫(高雄市交響樂團)、陳玫琪歌劇梧桐雨(NSO國家交響樂團)等等。
Subscribe to:
Posts (Atom)